在國際舞臺上中國是后來者,風險低、收益大的地區和領域,往往已被工業化國家的企業、資本捷足先得,這在客觀上迫使中國企業、個人另辟蹊徑,“人棄我取”,在諸如戰后伊拉克、阿富汗、南北蘇丹、埃塞俄比亞歐加登、尼日爾河三角洲等他人不愿插足或撤出的地方開拓。這些地方往往是機遇多、風險也大,部族、宗教、政治、經濟、城鄉、貧富,各種矛盾錯綜復雜,交織纏繞,在這些地方加大“進入”力度,相應就會增加許多風險。上世紀90年代,中國國企利用各國對蘇丹投資風險顧慮重重、猶豫不決之際,在當地獲得投資成功,2003年后的伊拉克石油領域,中國國企又復制了這種“富貴險中求”式的成功。